时间: 2025-04-23 13: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1:10
“刺股读书”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刺扎自己的大腿,以此来保持清醒,继续读书。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刻苦学*,不怕困难,努力追求知识和进步。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个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李斯列传》。其中提到,汉代的学者匡衡为了刻苦学,夜间用针刺自己的大腿,以此来提醒自己不忘学。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的执着,成为后人学*的榜样。
“刺股读书”常用于描述一些刻苦学的场合,比如在学校、图书馆,或者在学交流的讨论中。它不仅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也适用于日常对话和演讲,强调学*的艰辛和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刺股读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学的重视及对知识的渴望。在古代,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往往需要通过艰苦的学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适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努力学和提升自我依然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
“刺股读书”带给人一种激励和鞭策的情感反应,常常让人联想到奋斗、坚持和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情感不仅影响个人的学*态度,也能激励他人向上,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我的学*生活中,我曾经在备考期间,感到压力巨大,夜深人静时常常感到困倦。此时,我就想到了“刺股读书”的故事,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努力克服困倦,最终顺利通过了考试。
在一个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表达: “夜深独坐灯下明,一刺股痛觉心生。 书海无涯勤作舟,逐梦求知志不平。”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如“burning the midnight oil”,意为熬夜学*,虽然没有“刺股”的极端,但同样强调了为了知识而付出的努力。这种精神在不同文化中都得到认可,反映了对知识追求的共同价值观。
“刺股读书”让我深刻理解了学的重要性与艰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知识,不怕困难。这种精神不仅对我个人成长有帮助,也在与他人交流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宋史·文苑传·欧阳修》:“修幼孤,母郑氏,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及长,刺股读书,终成一代文宗。”
《晋书·王衍传》:“衍少时,尝夜读书,家人谓之曰:‘夜深矣,何不就寝?’衍曰:‘吾欲刺股读书,以励其志。’”
《后汉书·班超传》:“超少时,家贫,常为人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果以刺股读书,终成大业。”
《汉书·艺文志》:“苏秦刺股,以励其志。”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