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1:20
成语“刻不可缓”字面意思是“在关键时刻,不能拖延”。它强调了在紧急情况或重要时刻,采取迅速行动的重要性。基本含义是提醒人们要抓住时机,及时处理事务,不能耽搁。
“刻不可缓”源自古代汉语,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典籍中,反映了古人对时机和效率的重视。在古代,时间的把握对战争、政治和日常生活都至关重要,因此产生了这样的成语。
“刻不可缓”常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刻不可缓”反映了重视时效性和效率的价值观。尤其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这一成语的适用性更为显著。在商业、学和生活中,及时的决策和行动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
“刻不可缓”让我联想到紧迫感和压力。在生活中,面对时间的紧迫,常常让我感到焦虑,但同时也激励我迅速行动。这个成语提醒我,及时行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准备中,我深刻体会到“刻不可缓”的意义。由于复时间紧张,我决定不再拖延,及时制定学计划,并按时完成各项复*任务。最终,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考试成绩令人满意。
在一个短篇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 “在那场决定命运的比赛中,球员们的心中充满紧张。教练在场边大喊道:‘刻不可缓!现在就是我们的机会!’球员们瞬间明白了,抓住这一刻,胜利就在眼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ime waits for no one”,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和不可逆性。虽然措辞不同,但在文化内涵上都传达了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对成语“刻不可缓”的理解使我意识到,时间管理和及时决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丰富了我的词汇,还在实际生活中提醒我,面对挑战时要果断行动。这个成语在我日常生活和学*中起到了激励和指导的作用。
这是刻不可缓的时候,还要拿死人取笑哩。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刻日发兵,刻不可缓。”
《后汉书·袁绍传》:“刻日决战,刻不可缓。”
《汉书·王莽传上》:“刻日即位,刻不可缓。”
《史记·项羽本纪》:“刻日破秦,刻不可缓。”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刻日而会,刻不可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