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19:15
“宾朋满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客人和朋友都坐满了座位”。它通常用来形容聚会或宴会场面热闹,宾客众多,气氛融洽。基本含义是指热情的款待和良好的社交氛围。
“宾朋满座”源自古代的宴请文化,反映了**传统社会中重视人际交往和礼仪的特点。虽然具体的历史文献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雅士在聚会时,常常会邀请朋友来家中作客,象征着友谊和社交的繁荣。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聚会和宴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宾朋满座”反映了对朋友和客人的尊重与重视,体现了团圆、友情和和谐的社会理念。在现代社会,虽然聚会形式更加多样化,但这一成语依然适用于描述热闹的社交场合。
“宾朋满座”给人一种温暖、热情和欢聚的感觉。它唤起了对友谊、团聚和社交活动的美好回忆,能够激发人们对于共享快乐时光的渴望。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个朋友的婚礼,那天的宴会确实宾朋满座,大家欢声笑语,气氛非常融洽。这种场合让我深刻体会到友情和家人团聚的珍贵。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老张的家中宾朋满座,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笑声、祝福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停滞,留下了无尽的温暖与欢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a full house”或“packed with guests”,这些表达同样用来形容聚会热闹的场面。但在不同文化中,聚会的形式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可能更强调个人的空间,而在**,聚会则更加强调集体的氛围。
通过对“宾朋满座”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聚会场面的描述,更是对人际关系和社交文化的深刻体现。它在语言学中帮助我理解了如何表达热情和友好,也让我在实际交流中更能运用合适的成语,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金瓶梅》第十五回:“西门庆家中,宾朋满座,都是些达官贵人。”
《水浒传》第十六回:“那日,梁山泊上宾朋满座,好汉们齐聚一堂。”
《聊斋志异·聂小倩》:“一日,宾朋满座,忽闻门外有女子笑声。”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日宾朋满座,都是些有名的人物。”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日正是贾母的生日,宾朋满座,热闹非凡。”
醉仙楼听鹤鸣一派萧韶洞,~,谈笑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