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2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7:49
“摇席破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摇动席子,破坏座位。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某种环境或场合中表现得极为放肆、肆意妄为,导致场面失控、秩序混乱。引申义上,它可以表示在某种情况下,因情绪失控而导致不良后果。
“摇席破座”出自《后汉书·卷六十七·李固传》。李固在《后汉书》中被描述为性情放荡,常常在酒席上纵情饮酒,甚至影响到场面的秩序。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当时对饮酒及放纵行为的看法,揭示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摇席破座”可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饮酒与社交常常伴随着一定的礼仪和约束。“摇席破座”的行为被视为对这些传统的破坏,反映了对自制力和社会规范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年轻人聚会、社交行为时,提醒人们保持适度和理智。
“摇席破座”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多为负面,常常让人想起失控的场面或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一成语也使人联想到对自我约束和社会规范的反思,在表达时可能引发对当下社交文化的讨论。
在我参加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有人醉酒后开始大声喧哗,甚至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这让我想到了“摇席破座”这个成语。虽然聚会本应轻松愉快,但这样的行为却让人感到不适。
在一次聚会的描写中: “在那热闹的酒席上,朋友们无拘无束地谈笑,然而当小张开始‘摇席破座’时,所有的欢声笑语瞬间凝固,混乱的气氛让人感到一丝不安。”
在英语中,可以用“let loose”或“go wild”来表达类似的放纵行为,但这些词汇并不一定带有负面含义。在某些文化中,放纵被视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而在**传统文化中,则更强调节制和礼仪。
通过对“摇席破座”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放纵行为的成语,更是对社会规范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提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同时也丰富了我的文化认知。
哥哥,你不达理!这般御酒不吃,摇席破座的,且去看甚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