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7:15
成语“摇尾乞怜”字面意思是像狗一样摇动尾巴以乞求怜悯,常用于形容卑微、讨好、谄媚的行为。它传达了一种低声下气、恳求他人施予怜悯或帮助的态度。
“摇尾乞怜”出自古代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尤其是狗的行为。狗在乞求食物或关注时常常摇动尾巴,这种行为被用来形容一些人为了获取他人的同情或支持而采取的谄媚态度。具体的文献出处并不明确,但这一表达方式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
“摇尾乞怜”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当代社会中,“摇尾乞怜”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的行为表现,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过于谄媚可能会被同事和领导看作是缺乏自主能力的表现。这种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真诚与虚伪的不同态度。
“摇尾乞怜”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容易联想到乞求、屈从和缺乏尊严。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保持自我尊重与独立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见过一个同事为了获得升职机会而不断向上级示好,表现得十分谄媚,这让我想起了“摇尾乞怜”这个成语。我认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他在同事中的声望,也让他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在一首现代诗中,我尝试加入“摇尾乞怜”这一表达:
在这城市的角落,
有多少人摇尾乞怜,
只为那一丝温暖的目光,
却忘了自我的坚韧与骄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o grovel”,意指谄媚或卑躬屈膝。两者都传达了迎合的意味,但“摇尾乞怜”更生动地描绘了动物行为,带有一丝趣味性。
通过对“摇尾乞怜”的学习,我认识到在语言中,成语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深层价值观。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洞察人际关系和社会动态,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摇尾乞怜,以求得玄宗之宠。”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摇尾乞怜,以求得曹操之助。”
《汉书·王莽传》:“王莽摇尾乞怜,以求得汉室之权。”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子重耳摇尾乞怜,以求得晋国之位。”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摇尾乞怜,以求得赵王之宠。”
摇尾而乞怜,胁肩而取媚,以侥幸于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