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40:41
成语“何所不至”的字面意思是“到达什么地方都可以”,引申义是指某种行为或影响非常广泛,几乎无所不至,形容到达的程度非常高,普遍性极强。
“何所不至”出自《汉书·王莽传》。其中提到“至”的含义,强调了王莽对权力和影响力的追求。成语中的“何所”指的是“哪里、什么地方”,而“不至”则意味着“无法到达”。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无所不在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常常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哲理。“何所不至”反映了古人对于权力、影响力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可以用于形容科技、网络等因素的广泛影响,强调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何所不至”带给我一种广阔无垠的感觉,仿佛任何地方都能触及。它让我想到个人的努力和追求,以及情感的无边界。在表达时,这种感觉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一个慈善活动,活动的影响力何所不至,吸引了很多人的参与和关注。这让我体会到做一件事情的力量是可以突破各种限制的。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爱与希望如同春风,何所不至,温暖着每一个角落,点亮了每一颗心灵。”
在英语中,可以用“ubiquitou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其使用往往更侧重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普遍存在。例如,互联网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ubiquitous”。不同文化中对无所不至的理解和表达,反映了各自的社会价值观和历史背景。
通过对“何所不至”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成语在表达情感、描述状态时的力量。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和交流中更加精准。成语的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何所不至,何所不取。”
《后汉书·班超传》:“何所不至,何所不入。”
《汉书·王莽传》:“何所不至,何所不达。”
《史记·项羽本纪》:“何所不至,何所不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何所不至,何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