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8:38
成语“履险若夷”由“履”、“险”、“若”、“夷”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走在险境中就像走在平坦的地方”,形容在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得如同毫无危险,形容人的勇敢和沉着,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原文是:“履险而若夷,处难而若安。”它描述的是一种人在面对困境或危险时,能够泰然自若的态度。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勇气和智慧的赞美,强调了在危机中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履险若夷”可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和智慧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履险若夷”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反映。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职场和生活挑战中,能够帮助人们培养应对压力的心态。
“履险若夷”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带有一种鼓舞和激励的力量。联想到面对挫折时的坚持,能够激励个人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重要的考试。在考试前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但我提醒自己要“履险若夷”,最终以沉着的心态顺利完成了考试。这一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
险峰之巅踏青云,
履险若夷心自宁。
无畏风雨随时来,
勇者无惧向前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calm in the storm”,意指在风暴中保持冷静。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在困境中保持镇定和勇敢的重要性。
通过对“履险若夷”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应该保持冷静和勇气。这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还能提升个人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一成语也让我更加了解如何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帝曰:‘吾闻履险若夷,非信者不能也。’”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吾闻履险若夷,非仁者不能也。’”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吾闻履险若夷,非智者不能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履险若夷,非勇者不能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履险若夷,何患乎不济?”
你昨晚把亲兵通通留在城外……我真是有些担心。可是我看看你的神色,跟平常一样。你真是~,异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