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2:30
成语“朝成暮遍”由四个字组成。“朝”指早晨,“成”意为完成或成就;“暮”指傍晚,“遍”则意味着遍布或广泛。整体来看,字面意思是早上完成的事情到了傍晚就遍及各地,隐喻事物迅速发展、传播的状态或情形。
“朝成暮遍”源自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实践,反映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推测其使用始于对日常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的观察。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事物或事务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或传播的情况。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变化迅速的社会现象或个人成就。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于鼓励他人或表达对于某些事情迅速成效的赞赏。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极为迅速,尤其是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成语“朝成暮遍”可以用来形容信息、思想或文化的快速传播。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新闻中尤为明显,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快速发展的需求。
“朝成暮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高效、有作为的生活态度。它鼓励人们珍惜时间,努力工作,以实现快速的成果和成就。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曾经历过一个项目的快速推进。我们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调研、设计和实施的各个阶段,最终在一个月内成功推出了新产品,正如成语所言,实在是“朝成暮遍”。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写了一首小诗,尝试融入“朝成暮遍”:
晨曦初照心似火,
努力拼搏无所惧。
朝成暮遍花开处,
收获希望满天际。
在英语中,“spread like wildfire”可以与“朝成暮遍”做比较,形容信息或现象迅速传播的状态。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迅速和广泛的传播效果。
通过对成语“朝成暮遍”的学习,我认识到它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反映了社会对效率和成果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使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题之。
《太平广记·卷二百六·文章一·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唐才子传·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新唐书·文艺传中·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炯俄迁詹事司直。炯恃才简倨,不容于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许怨。张说谓人曰:‘杨盈川之文,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南史·刘孝绰传》:“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绝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