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2:27
“朝攀暮折”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早上攀缘,晚上折断”。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们在追求某种事物时,态度和行为变化无常,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
“朝攀暮折”源于古代文学,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些人对事物的态度变化极快,今天追求这个,明天又放弃。此成语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意境反映了古代对人性和情感变化的观察,常用来警示人们要保持稳定的信念。
该成语可以广泛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强调的是频繁的变化,而反义成语则强调稳定和坚持。
在传统文化中,稳重和坚持是被高度评价的品质。“朝攀暮折”则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和理想时,要有恒心和毅力。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不要因短期的诱惑而轻易改变目标。
“朝攀暮折”让我联想到一种不稳定的生活状态,常常让我感到焦虑和不安。这种变化无常的状态不仅影响个人的决策,也可能影响周围人对自己的信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段时间我在选择职业时表现出“朝攀暮折”的情况,今天想去做设计,明天又想去做编程。最终我意识到,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朝攀暮折如浮云,梦随风逝难追寻。唯有初心不可忘,方能在此路上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ickle”,指的是某人的情感或态度变化不定。尽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对于人心难测的共识是相似的。
通过对“朝攀暮折”的学习,我认识到坚持和稳定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面对选择时,要保持专注,不因外界变化而动摇自己的信念。
唐·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折暮折”。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朝攀暮折无人顾,唯有青衫泪满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朝攀暮折无人管,唯有潇湘馆里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朝攀暮折无人惜,唯有东坡识此花。”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朝攀暮折寻常事,何似当年不相识。”
唐•李商隐《无题》诗:“朝攀暮折无人问,唯有春风似旧时。”
路人爱是风流树,无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