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0:49
成语“朝不谋夕”字面意思是“早上不计划晚上”,引申为形容人们对未来缺乏计划和考虑。它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不确定性,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无序和不稳定。
“朝不谋夕”源自《左传》,在这部古代历史文献中,描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与社会状况。具体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未能提前做出计划和安排是常见的现象,因而这一成语便应运而生,反映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下的重视。
“朝不谋夕”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计划和预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农业社会,农民需根据季节变化进行种植。现代社会中,尽管科技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但“朝不谋夕”的概念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要忽视长远规划。
“朝不谋夕”的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匆忙与迷茫,常常感到焦虑和无助。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在我大学期间,有一次因为没有提前规划复时间,导致期末考试时手忙脚乱,结果影响了成绩。事后我认识到“朝不谋夕”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制定详细的学计划,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效率。
在一个诗歌中,我尝试使用“朝不谋夕”:
朝霞映山河,夕云隐幽谷,
忙碌无方向,何时得安宁?
朝不谋夕事,心浮意不宁,
不如静坐思,未来在心中。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live for today”,强调活在当下而忽视未来的规划。这与“朝不谋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live for today”更多强调享受当下,而“朝不谋夕”则更侧重于缺乏计划的消极面。
通过对成语“朝不谋夕”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规划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时间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思想,增强表达的效果。
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资治通鉴·唐纪》:“朝不谋夕,何以治民?”
《后汉书·袁绍传》:“朝不谋夕,何以定乱?”
《汉书·王莽传》:“朝不谋夕,何以立国?”
《史记·项羽本纪》:“朝不谋夕,何以图存?”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朝不谋夕,何以保身?”
这位老人病势垂危,已经气息奄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