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7:39
成语“不夺农时”字面意思是“不耽误农时”,指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农业生产的工作。基本含义是强调抓住时机,特别是在农事活动中,及时进行播种、施肥、收获等,以确保获得良好的产量。
“不夺农时”出自《汉书·食货志》,原文提到“农时者,时用之也。”意思是农业活动要讲究时机,错过时机就会影响收成。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及其对经济和生存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因此“不夺农时”这一成语反映了农耕社会对时机把握的重视。现代社会虽然不再以农业为主,但这一成语的内涵依然适用于各个领域,强调效率与机遇的重要性。
该成语给人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抓住机会,同时也唤起对劳动和成果的尊重。这种情感反应激励我在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
在我的学生活中,有一次因为拖延复,导致期末考试的成绩不理想。我深刻体会到“不夺农时”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我就更加注重时间管理,确保在关键时刻不失去机会。
在一首诗中:
春来百花争妍艳,
农田绿浪随风涌。
不夺农时勤耕耘,
金秋硕果满仓丰。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场景,表达了抓住农时、勤于耕作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可以视为与“不夺农时”相似的表达,强调在有利条件下把握机会。两者都突出时机的重要性,只是侧重点不同。
通过对“不夺农时”的学*,我认识到该成语不仅在农业中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同样适用。它提醒我们要把握时机,珍惜每一个机会,对我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不夺农时,民以时息。”
《后汉书·章帝纪》:“不夺农时,以时休息。”
《汉书·食货志上》:“不夺农时,以足民用。”
《管子·牧民》:“不夺农时,则百姓富。”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夺农时,无失民心。”
我们要~,尽快发展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