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00:59
成语“谷贱伤农”字面意思是“谷物便宜使农民受伤”。其基本含义是指谷物价格低廉,农民的收入受到影响,进而造成对农业生产的伤害。通常用来比喻由于某种原因(如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某类商品价格低,生产者受到损害。
“谷贱伤农”出自《后汉书·食货志》。其中提到,谷物价格低时,农民的生计受到威胁。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农业经济的脆弱与农民生计的艰难,揭示了市场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该成语常在讨论经济、农业政策、市场变化时使用。在日常对话中,若谈及某种产品价格低迷对生产者的影响,也可以引用此成语。演讲时,尤其是关于农村经济、农民生存状况的主题上,使用此成语能够有效引起听众的共鸣。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谷贱伤农”在**的农业社会中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农民对市场波动的敏感性。在现代社会,尽管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土地政策、农业补贴及农民权益时。
“谷贱伤农”让我联想到农民的辛勤与无奈,尤其是当我看到农田丰收却换不来应有的回报时,这种情感愈发强烈。它提醒我关注农业生产者的生存状态,激发我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在我家乡,曾有一次大丰收,然而由于市场价格崩溃,许多农民的收入大幅下降。我通过“谷贱伤农”这一成语,向朋友们讲述了这一现象,提醒大家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一个小村庄,农民们辛勤耕作,期待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当谷物成熟、金黄一片时,市场的低迷让他们感到无比绝望。谷贱伤农,辛劳换来的却是无情的低价,村里的笑声渐渐变成了叹息。”
在英语中,可以用“the farmer's plight”或“low prices hurt farmer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直接的成语并不多,但反映出农民因市场波动而受损的情形在多个文化中均有共鸣。
通过对“谷贱伤农”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农业经济与市场之间复杂的关系。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还让我意识到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和情感,能够丰富我的表达和思维方式。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上的时行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