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0:41
成语“朝不保暮”字面意思是早晨的事情无法保证到晚上,指的是事情变化无常,难以预料。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或事处境不稳,未来难以预计,强调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朝不保暮”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强调人生的变幻无常。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命运多舛的感慨,强调生活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命运和变化是重要的主题。“朝不保暮”常常反映人们对生活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恐惧。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这个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不确定性。
“朝不保暮”带给我一种忧虑和紧迫感,尤其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它让我意识到要抓住当下,珍惜眼前。这个成语也让我联想到人生的脆弱与无常,促使我去反思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在一次工作面试中,我用“朝不保暮”来形容行业的变化不定,强调了我适应变化的能力,这种表达有效地传达了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理解。
在一首小诗中:
朝霞映红天边云,
暮色渐临万物沉。
人间冷暖皆无定,
唯有心中自有春。
通过这首诗,我试图表达“朝不保暮”带来的不安,以及在不确定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努力。
在英语中,可以用“life is unpredictable”或“tomorrow is not guarante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反映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
“朝不保暮”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让我更加理解生活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具有深意的成语,不仅能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复杂的人生体验。
二千石长吏遇民如虏,或卖用田宅,或绝命捶楚,大小无聊,朝不保暮。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朝不保暮,暮不保朝,朝暮之间,变故多矣。”
《后汉书·皇甫规传》:“朝不保暮,暮不保朝。”
《汉书·食货志上》:“朝有饥寒,暮有死亡,朝不保暮。”
《史记·项羽本纪》:“朝令而暮改,朝不保暮。”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朝不及夕,暮不及朝,朝不保暮也。”
彼恃多数之后援以执政者,时时皆有~之心,从皆怀五日京兆之想,其复何国利民福之能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