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11:02
“年华垂暮”这个成语由“年华”和“垂暮”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年华即将结束,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年纪渐长,青春已逝,步入晚年。基本含义则是指人在年老时光阴流逝,表达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年华垂暮”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中,尤其是诗词作品中,常常借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人生的短暂与老去。虽然未必有明确的出处,但在古人的诗词中,关于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的主题屡见不鲜,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
该成语常见于文学作品、演讲、日常对话等场合。比如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能通过描写年华垂暮来引发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老年生活的感慨,或者对青春流逝的惋惜。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年华垂暮不仅仅是对年龄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许多古人都强调“及时行乐”,而现代社会则更加注重个体的价值实现与自我成长,年华垂暮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引发对老年生活质量的思考。
“年华垂暮”常常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反映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珍惜与深刻思考,促使人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和一位年长的亲友闲聊,他谈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与追求,而如今却感叹年华垂暮,无法再追逐曾经的梦想。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促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年华垂暮”的意象:
岁月如歌轻轻唱,
年华垂暮梦难藏。
回首往昔千般景,
心中依旧有辉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twilight years”,意指人生的晚年,强调老年的状态。不同文化对老年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通过对“年华垂暮”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时间的珍贵与生命的短暂。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人生的过程中更加意识到珍惜每一个当下的重要性。
年华垂暮犹离索。
《宋词三百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唐诗三百首·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年方二八,正是年华垂暮之时,却因妖术所害,魂魄不得安宁。”
《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只管点头,心中暗想:‘这等年华垂暮,尚且如此,若到我这般年纪,不知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