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0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11:02
成语“年久失修”的字面意思是“经过多年没有维护和修缮”。其基本含义指的是某个事物因长时间未加修理、保养而变得破旧或失去原有的功能和美观。通常可以用来形容建筑、设施、制度、关系等在时间的推移中遭到的损坏或衰弱。
“年久失修”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或文献出处,但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事物都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修缮,以保持其正常功能和美观。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物质和制度维护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年久失修”常用于描写老旧的建筑、破败的环境,或是对某种关系的描述。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系统或制度因缺乏更新而变得不适应现代需求。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强调改革和更新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对物质和制度的维护与修缮,反映了对持久性和稳定性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技术变革时,强调更新和维护的重要性。
“年久失修”常常带给我一种遗憾和忧虑的情感,仿佛是对曾经美好事物的怀念。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被忽视的关系、被遗忘的梦想,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及时关注和维护重要的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个社区的老旧建筑修缮项目。我们在修缮过程中发现,许多居民对这座建筑充满了情感,但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的安全性和美观性都大打折扣。通过我们的努力,最终让这座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年久失修”融入其中: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旧楼斑驳,年久失修。
但愿心中,常怀温暖,
无论风雨,依然如初。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run down”,意指某物因缺乏维护而变得破旧。这种表达强调了对事物维护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都体现了对时间和维护的深刻认识。
通过对“年久失修”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事物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提醒,促使我们在生活中关注和维护那些重要的事物。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文成语。
这是所破破烂烂的学校,所有建筑和操场上的体育设施都显了年久失修和使用过度的颓旧。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那庙宇年久失修,墙垣颓败。”
《清史稿·礼志》:“古庙年久失修,栋宇倾颓。”
《明史·河渠志》:“桥梁年久失修,行旅多艰。”
《宋史·食货志》:“堤防岁久,失修者多。”
《旧唐书·职官志》:“旧制,州县官舍,年久失修,多有颓圮。”
她住在一栋~的破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