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0:42
“朝不虑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早上不考虑晚上”,引申含义指的是人们对未来和后果缺乏考虑,表现出一种随意、无所顾忌的态度,形容生活态度不负责任,或做事不周全。
“朝不虑夕”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其中有云:“朝不虑夕,夕不虑朝。”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风险和后果。这种思想反映了古代对人生短暂和不确定性的认识。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对话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长远规划的人。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告诫孩子要为未来做准备;在职场中,领导可能会提醒团队成员不要只关注眼前的任务,而忽略了项目的整体规划。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选择和决策的压力,容易表现出朝不虑夕的心态。这种态度可能导致个人和社会的资源浪费、机会错失。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警示意义,提醒人们注重规划和长远思考。
“朝不虑夕”让我联想到一种无所顾忌的放纵状态,伴随着对未来的不安和焦虑。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保持理智和计划性,以防止因短视而导致的后果。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曾经因为缺乏长远规划而感到无奈。例如,在大学时,我只关注眼前的课程,结果在毕业时发现自己缺乏必要的实习经验。这让我意识到,朝不虑夕的态度会对未来的发展造成困扰。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朝不虑夕”:
朝霞映山川,意气风发行;
不虑夕阳红,何惧明日影。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隐含了对短视行为的警惕。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enny wise, pound foolish”,意为在小事上过于谨慎而在大事上却草率。这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待短期与长期利益的不同态度,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都强调了长远规划的重要性。
通过对“朝不虑夕”的学习,我深刻理解到长远规划在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提醒我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长远后果。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朝不虑夕,夕不虑朝,此之谓也。”
《后汉书·袁绍传》:“朝不虑夕,夕不虑朝,此之谓也。”
《汉书·王莽传》:“朝不虑夕,夕不虑朝,此之谓也。”
《史记·项羽本纪》:“朝不虑夕,夕不虑朝,此之谓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朝不虑夕,夕不虑朝。”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说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这位老人病势垂危,已经气息奄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