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21:32
成语“高才博学”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为“高超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和知识非常出众,既有才华又有广泛的学识。
“高才博学”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成分“高才”和“博学”在**古代文人中被广泛使用,强调知识和才能的重要性。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人中常见,可以追溯到儒家文化,强调士人修身齐家的重要性。
“高才博学”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和才能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价值。成语“高才博学”不仅反映了对学识的尊重,也体现了人们对才华的崇尚。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教育和职场中,具备高才博学的能力仍然被广泛认可和追求。
“高才博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尊重和钦佩,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才能的崇高追求。它激励人们不断学*、积累知识,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在大学期间,我曾遇到一位高才博学的导师,他不仅在专业领域内造诣深厚,而且对多种学科都有了解。他的指导让我意识到知识的广博和深厚是多么重要,也激励我在学*上不断追求卓越。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描述:
高才博学志凌云,
书卷多情映日新。
问君何以登高峰,
唯有勤学见真心。
在这首诗中,表达了通过勤奋学*而达到高才博学的理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knowledgeable and talented”,或者“gifted and learned”。这些表达同样强调知识和才能,但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重要性。
通过对“高才博学”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和才能在个人成长与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知识的广博与才能的提升。
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州举~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上州、上郡岁一人,下州、下郡三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