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21:28
成语“高才大德”由“高才”和“大德”两部分组成。“高才”意指卓越的才能,通常指在某一领域内具备较高的能力或才干;“大德”则是指崇高的道德品质。整体而言,“高才大德”形容一个人不仅具有很高的才能,且在道德上也非常优秀,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赞美。
“高才大德”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两个部分都源自于**传统文化中对人才和道德的重视。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强调“才德兼备”是一个理想的治国理政的标准,许多文人和政治家都被期望拥有这两种品质。
该成语在多种场合下均可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普遍崇尚有才华且品德高尚的人。这个成语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对个人品质的认可,也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期待。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高才大德”显得尤为重要。
“高才大德”常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中有所成就并且品德高尚的人物。这种形象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提升自身的才能与道德修养。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常常会用“高才大德”来形容那些在职业上有杰出表现的人。我记得曾经参加一个团队项目,有一位同事在技术上非常出色,且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得很有耐心,这让我不禁想用这个成语来赞美他。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高才大德如星辰,
照亮前路共行人。
才华横溢道德存,
齐心协力创明春。
在英语中,有时用“talented and virtuou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往往缺乏在个人品德与才能结合上的强调。不同文化中对人才的看法有所差异,西方更注重个人成就,而东方文化则更强调道德与社会责任。
通过对“高才大德”这个成语的学,我意识到它不仅仅是对个体的称赞,还是对社会整体价值观的一种深刻反映。在语言学中,这样的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品质的重要性。
贤弟,论你高才大德,博学广文,为何不进取功名。
明·无名氏《暗度陈仓》第四折:“我有甚~,仰荷着圣主仁威,安邦智量多,报国当劳力,对人前不敢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