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15:31
成语“乘险抵巇”的字面意思是“乘坐险峻的山峰,达到巅峰”。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困难、危险的情况下,奋勇向前,最终获得成功或达到目标。这个成语强调了勇气和决心在面对挑战时的重要性。
“乘险抵巇”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作为出典,但可以从字面上分析:其中“乘险”意为“利用险峻的环境或情况”,“抵巇”则意为“到达顶峰”。从古代文人追求高峰和理想的奋斗精神中,可以推测出该成语的形成背景,反映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勇敢迎接挑战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情况。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勇于挑战困难、克服障碍被视为一种美德。成语“乘险抵巇”体现了人们在追求成功过程中的奋斗精神和不屈意志。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仍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或个人发展时,勇于迎接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乘险抵巇”让我联想到许多奋斗故事,尤其是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人物。他们的经历常常激励我,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也能保持勇气和信心。这种情感联想使我更加珍视坚持与勇气的重要性。
我曾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赛途中遇到严重的腿部抽筋,但我告诉自己要“乘险抵巇”,坚持完成比赛。虽然最终成绩不理想,但我意识到这种面对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是无价的。
在一次写作练*中,我尝试将“乘险抵巇”融入诗歌中:
高峰耸立云间处,
乘险抵巇勇者路。
风雨兼程心不惧,
直至天涯望海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coming obstacles”或“facing challenges”。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在困难面前的勇气和决心,反映了普遍的人类价值观。
通过对“乘险抵巇”的全面学,我意识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种勇于迎接困难的精神是多么重要。它不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在实际生活中激励我不断前行,追求自己的目标。
《新唐书·刘栖楚传》:“然其性诡激,敢为怪行,乘险抵巇,若无顾藉。‘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乘险抵巇,欲以一战而定荆州。”
《后汉书·袁绍传》:“绍乘险抵巇,欲以一战而定河北。”
《汉书·王莽传》:“莽乘险抵巇,以图自固。”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乘险抵巇,欲以一战而定天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乘险抵巇,非君子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