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2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13:51
成语“乘其不备”的字面意思是“趁着敌人没有准备好时”,引申为抓住对方的*弱环节,伺机而动。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对方的疏忽、空隙或不备之机,进行攻击或行动。
“乘其不备”源于古代军事策略,强调在战争中利用敌人的短暂失误或不注意来获得胜利。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学出处,但可以在许多古代兵书中找到类似的思想,如《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该成语在多种语境下均可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军事智慧和策略常被推崇,因此“乘其不备”反映了一种灵活应变的智慧。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军事,还广泛应用于商业竞争、政治斗争等领域。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能够敏锐捕捉机会并主动出击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乘其不备”让我想到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竞争中的压力。它传达了一种紧迫感和机智的情感,让我联想到在面对挑战时,如何抓住瞬息万变的机会。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我曾面临过许多竞争,尤其是在学业和工作中。一次面试中,我观察到面试官对某个问题的犹豫,这让我抓住机会,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获得了职位。这一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乘其不备”的真正含义。
在一个故事中,描述一个年轻的商人如何在竞争对手放松警惕时,迅速推出一款新产品,最终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个故事可以以“乘其不备”作为主题,展示智慧与勇气的结合。
在英语中,“take advantage of someone's negligence”可以与“乘其不备”相对应,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这种策略常被视为聪明和机智的象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
通过对“乘其不备”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学中,灵活应变和把握机会的重要性。这不仅帮助我提高了竞争意识,也促进了我在语言表达上的多样性和深度。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时刻保持警觉,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宋史·岳飞传》:“飞乘其不备,大破金兵。”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乘其不备,夜袭魏营。”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韩信乘其不备,夜袭赵军。”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夜驰之垓下,乘其不备,大破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乘其不备,袭而取之。”
~的战术往往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