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2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7:25
成语“珍禽奇兽”字面意思是珍稀的鸟类和奇特的动物。其基本含义是指非常珍贵、稀有或奇特的生物,通常用以形容罕见的事物或独特的现象。
“珍禽奇兽”源自**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山海经》一书。这部书籍记录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奇异的生物,其中提及了各种珍稀的鸟兽。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奇妙生物的敬畏与珍视。
“珍禽奇兽”在**文化中代表着自然的奇妙与多样性,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保护意识。现代社会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使这个成语的使用变得更加广泛,特别是在环保教育和宣传中。
提到“珍禽奇兽”,我常联想到自然的美好与神秘,带有探索未知的情感。它激发了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促使我关注生态环境和稀有物种的生存现状。
在一次野外考察中,我亲眼见到了几种珍稀鸟类。那种感受让我深刻体会到“珍禽奇兽”的意义,也让我更加关注保护这些生物的生态环境。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合这个成语:
山间云雾罩幽径,
珍禽奇兽共鸣声。
春风吹拂新绿影,
万物复苏梦正生。
在英语中,“rare species”或“exotic animals”可以视作对应表达,但在文化内涵上,“珍禽奇兽”更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探寻。西方文化中可能更侧重于科学的分类与保护,而**文化则更多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对“珍禽奇兽”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稀有生物的简单描述,更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保护生态的呼吁。在语言学*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化内涵,提升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
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六引《酉阳杂俎》:“南海有兽名犎牛,状如牛而尾长,力能负千斤。”
《文选·张衡·西京赋》:“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璜璧琮琮,珍禽奇兽,皆隐于山林之中。”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遝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楚辞·九歌·湘夫人》:“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山海经·南山经》:“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名曰猩猩,食之善走。”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0回:“选天下之良材异石,与各种嘉花瑞草、~,充实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