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40:59
“何足道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什么好说的呢?”其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情或情况不值得一提,或者认为其微不足道、不值得讨论。
“何足道哉”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公冶长之言,何足道哉!”这句话的背景是孔子在谈论别人的言论时,表达了对某些观点的不屑和轻视。这个成语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中对于言论和行为的审视。
该成语通常用于表示对某种言论或行为的轻视,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常常反映社会价值观和生活哲学。 “何足道哉”反映了对琐事的超然态度,强调应该关注更重要的事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繁杂的信息和琐碎的事务时,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一成语,帮助他们更好地聚焦于重要事务。
“何足道哉”给人一种淡然处之的感觉,常常联想到一种对生活中琐碎事物的超然态度。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在面对压力和复杂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提醒他们学会放下不必要的负担。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工作中面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争论时,我用“何足道哉”来提醒自己和同事,专注于更重要的项目。这种态度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了目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繁花似锦何足道,
浮云渐散任风飘。
心中自有千重景,
何必在意旁人聊。
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对生活中琐事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y bother?”或“It's not worth mentioning.”这些表达也传达了对某些事情的不屑和轻视。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于微不足道的事物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
通过对“何足道哉”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微不足道事情的一种态度表达,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应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深度和灵活性,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明史·海瑞传》:“海瑞曰:‘此何足道哉!’”
《宋史·岳飞传》:“岳飞曰:‘此何足道哉!’”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曰:‘此何足道哉!’”
《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学书于王羲之,羲之曰:‘此何足道哉!’”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笑曰:‘此何足道哉!’”
四始六义阙焉,而犹谓之诗,此则仆这所不识也,而念祖以未能工此为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