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0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5:26
“殁世不朽”是一种成语,字面意思是“死后仍然不朽”,指的是一个人虽然已经去世,但其事迹、思想或作品仍然具有长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它强调了人类精神及成就的持久性,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
“殁世不朽”并没有特定的文学出处,但其概念在古典文学和历史文献中屡见不鲜。许多历史人物或文化名人,如屈原、曹雪芹等,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在他们去世后依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现象正是“殁世不朽”的体现。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的人。
“殁世不朽”通常在以下几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殁世不朽”反映了对先贤的尊重和对精神遗产的重视。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杰出人物,通过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后世,这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情况下。
“殁世不朽”带给人一种庄严和敬仰的情感,联想到那些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伟大人物,激励人们追求卓越、留下一份值得纪念的遗产。这种情感也促使我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与贡献。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会提到一些科学家的贡献,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课堂上讨论时说:“爱因斯坦虽已殁世不朽,但他的理论依然在指导着现代物理的发展。”
在春天的早晨,花朵盛开,万物复苏,我写了一首小诗:
春风拂面花自笑,
殁世不朽情难了。
人间万象皆可见,
唯有真诚永流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mmortal legacy”,指某人在世时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人类创造的持久性。
通过对“殁世不朽”的学,我意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对伟大人物的敬仰,更是对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留下印记的思考。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殁世不朽”的成就。
卿之先父,为朕元臣,大节殊功,殁而不朽。
《文选·陆机·文赋》:“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殁世不朽。”
《后汉书·班固传》:“固曰:‘吾闻之,君子殁世不朽,其道行于天下,其名传于后世。’”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殁世不朽,其在此乎!”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吾闻之,君子殁世不朽,其道行于天下,其名传于后世。’”
《左传·宣公十五年》:“君子曰:‘殁世不朽,其在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