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5:25
“殁而无朽”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死后没有腐烂”,引申义为人死后名声不衰、精神永存,常用来形容那些在世时有卓越贡献或深远影响的人,虽然离世,但其事迹、思想或影响仍然长存。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尤其是在一些诗文中有提及。最著名的引用可能出现在《左传》或《史记》中,描述那些忠臣烈士或伟大人物的事迹,强调他们的精神和影响是超越生死的。
“殁而无朽”常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殁而无朽体现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怀念。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追求价值观和精神遗产的讨论中。
“殁而无朽”给人一种敬仰与追思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社会、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常常激励着后人,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优秀的老师或前辈,他们的教导或影响让我觉得他们可以称得上是殁而无朽的人物。我常在回忆中提到他们的教诲,努力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一首诗中,我可能会这样写:
风雨无阻千古情,
殁而无朽存英名。
桃李满天下,
师恩如山永铭心。
这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与敬仰,体现了殁而无朽的内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ive on in memory”,强调逝者在他人记忆中的存在。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相似之处,反映了人类对生死的共同思考。
通过对“殁而无朽”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们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和影响力。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思考如何留给世界更持久的影响。
凭风云于异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殁而无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