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07:17
成语“呜呼哀哉”字面意思为“哀呼,哀伤”。它通常用来表示对某种悲惨事情的哀悼或感慨,表达出强烈的悲伤情绪。其基本含义是对死亡、失去或不幸**的哀悼和感叹。
“呜呼哀哉”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其中有“呜乎哀哉”之句,原文描述的是对某种失落或哀痛的感慨。这个成语在古代诗歌中多用于表达对逝去者的思念与悲伤,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表达方式,用于更广泛的哀悼场景。
“呜呼哀哉”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来增强情感的表现力。在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事的悲哀或惋惜,如朋友的去世、重大损失等。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此成语来引起听众的共鸣,表达对某一**的深切感受。
在*传统文化中,哀悼是重要的社会俗,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呜呼哀哉”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哀悼,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多样化,但这种对悲剧的感叹依然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
“呜呼哀哉”带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反应,常常让人联想到亲人的离去或重大**的损失。它能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唤起对生命脆弱的共鸣,影响表达的深度与情感的传达。
在生活中,当我听闻某位朋友的亲人去世时,我用“呜呼哀哉”表达了我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让周围的人感受到这一**的悲痛。这样的表达不仅是对逝者的悼念,也是对生者情感的理解与支持。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呜呼哀哉”融入其中:
月明点滴泪珠飞,呜呼哀哉人已逝。
长空孤影随风远,唯留心中忆往昔。
通过这样的方式,突显了哀伤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成语的表现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las”或“Woe is me”,用来表示悲伤或痛苦的感叹。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所传达的情感和哀悼的主题在不同文化中是相似的。
通过对“呜呼哀哉”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表达悲伤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让情感更加真切。
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左传·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宋史·岳飞传》:“呜呼哀哉,忠臣被害。”
《后汉书·皇后纪下》:“呜呼哀哉,皇后崩。”
《汉书·王莽传下》:“呜呼哀哉,天下大乱。”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呜呼哀哉,吾君之不禄也。”
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觉无颜。解腰间绣带,悬梁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