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4:22
“哀丝豪竹”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对细微的丝绸感到哀伤,对粗大的竹子感到豪迈”。其基本含义是形容音乐或诗歌的情感表达深刻且细腻,尤其是悲伤的情感,强调在音乐或文学中细腻情感的重要性。
“哀丝豪竹”出自《左传》,原文是“哀丝豪竹,故伤于风”。这句话描述了音乐的情感变化,表明细腻的情感在音乐中能够引起更深的共鸣。它反映了古代对音乐和文学艺术的重视,强调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艺术评论或音乐讨论中,描述作品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度和细腻程度。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作品在情感传达方面的高超技巧。例如,在讨论一首悲伤的歌曲时,可以用“这首歌真是哀丝豪竹,让人感同身受”。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强调悲伤的情感,而反义成语则表达轻松愉快的情绪,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和诗歌被视为高雅艺术,情感表达的深度和细腻程度被高度重视。因此,“哀丝豪竹”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也反映了古人对情感细腻化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文学、音乐和艺术评论中,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度。
“哀丝豪竹”带给我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音乐、诗歌中倾诉心声的瞬间。这种情感的传达能够触动人心,使人更加敏感于生活中的微小变化。
在生活中,我曾经听过一首老歌,歌词简单却充满情感,令我想起了逝去的时光。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哀丝豪竹”的意义,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共鸣,使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尝试将“哀丝豪竹”融入我的作品:
细雨轻声落,哀丝豪竹中,
旧梦随风逝,唯留一片空。
通过这样的表达,我希望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悲伤与对往事的怀念。
在英语中,类似于“哀丝豪竹”的表达可能是“deeply moving”或“profoundly emotional”,用来描述艺术作品在情感上的深刻影响。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对情感表达的重视是普遍的。
通过对“哀丝豪竹”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情感在语言和艺术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敏感于情感的细腻变化。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升我的表达深度和艺术感。
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宋·陆游《春雨》诗:“慵追万里骑鲸客,且伴千年化鹤仙。哀丝豪竹今何在,人事荣枯亦大贤。”
宋·陆游《芳华楼夜宴》诗:“哀丝豪竹元自昔,酒徒剑客今谁健。”
宋·陆游《长歌行》:“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钜野受黄河倾。”
宋·陆游《东津》诗:“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
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颂英烈,此是北昆跃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