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54:09
“空口无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空口说话没有凭证”。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或依据,仅凭口头的陈述或言辞来支持某种观点或主张。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空口”和“无凭”两个部分。“空口”指的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说法,而“无凭”则意指没有证据。成语强调了在言辞和主张中缺乏实证支持的情况,反映了古人对于言辞与事实之间关系的重视。
“空口无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诚信和实证,强调言行一致。“空口无凭”反映了这一文化价值观,提醒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应提供实质性的证据。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成语的适用性愈发明显,鼓励人们在发言时追求真相,避免无根据的传播。
“空口无凭”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常见的虚假宣传和不负责任的发言。这种成语带给我的一种警惕感,促使我在表达观点时更加谨慎,要求自己依据事实。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朋友向我推荐了一种新产品,他说效果很好,但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或使用体验。我当时就提醒他说:“你这样说只是空口无凭,最好给我看看使用效果。”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 “在这个小镇上,流言蜚语四起,大家都在讨论老李的新买卖。可老李却只是一味地空口无凭,直到他拿出了真实的账本,才让大家信服。”
在英语中,“seeing is believing”可以与“空口无凭”进行比较,强调只有看到真实的证据才能相信某事。不同文化中对证据和实证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信任原则是相似的。
通过对“空口无凭”的学,我意识到在沟通和表达中,实证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事实依据,避免无根据的言论。在语言学与表达中,理解并应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高我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你这空口无凭,我不能答应你。”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你这空口无凭,我如何信得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你这空口无凭的话,我也不敢相信。”
《警世通言·卷十一》:“你这厮空口无凭,敢来诬陷我!”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你说的这些话,空口无凭,谁信得过?”
你说的这些事,~,我无法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