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54:09
“空口白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空口说白话”,指的是没有根据、没有实质内容的空洞言论。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缺乏实证或证明的言语,强调说话者只是随口而出,没有真凭实据。
“空口白话”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历史文献记载,但它反映了古代对言语真实性和逻辑性的重视。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强调言谈的真实和务实是重要的主题。成语的构成中,“空口”表示没有依据,“白话”则指普通的、没有深意的言辞,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对无实质内容的批评。
“空口白话”常用于日常对话、文学作品和演讲中。它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言论缺乏实际内容,或在辩论中指出对方的观点不够扎实。例如,在商业会议中,一位管理者可能会指出某个提案只是“空口白话”,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空口白话现象普遍存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未经证实的言论,公众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对信息的真实性保持警惕,鼓励在表达观点时提供确实的依据。
“空口白话”给我的联想是对不负责任言论的反感。它让我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只会说漂亮话却不付诸行动的人。它在我心中树立了务实与责任的重要性。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空口白话”时常提醒我在表达观点时要有实证支持。例如,在写论文时,我会努力引用可靠来源,避免仅凭个人看法进行论述。
在一首小诗中,我试图将“空口白话”融入其中:
言语轻如羽,
空口白话多。
真情藏心底,
勿教虚语过。
通过这样的方式,强调了真诚与实质内容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empty talk”或“talking nonsense”可以与“空口白话”相比较。它们都传达了相似的意思,指代那些缺乏实质内容的言论。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常用于对政治言论的批评,显示出对真实性的共同追求。
通过对“空口白话”的分析,我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和责任。在沟通中,实质内容与真实依据的结合是表达有效性的关键。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思维和表达上更加严谨。
我只道本利已在手了,原来还是空口说白话,眼饱肚中饥。
~,你们做官人,翻脸不认人,我可不上当,你须写上凭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