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54:04
成语“空前绝后”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在之前没有出现过,在之后也不会再出现”。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某种事物、现象或成就极为独特、前所未有,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性。
“空前绝后”出自清代的《红楼梦》。在书中,贾宝玉用来形容林黛玉的才华和美貌,强调她的独特性。该成语历史悠久,反映了人们对卓越和独特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空前绝后”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人们崇尚独特与卓越的品质,因此“空前绝后”常用于赞美那些在某一领域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或事。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对这种独特性的追求愈加明显,运用该成语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空前绝后”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惊叹与崇敬,它引发人们对非凡成就的渴望和追求。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激发出一种追求卓越、追求创新的思维。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空前绝后”来形容我的一位老师,她的教学风格独特,深受学生喜爱。她的课堂不仅充满趣味,还能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意,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学*体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片星空之下, 你是那颗空前绝后的星, 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照亮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unprecedented”,同样用于描述前所未有的事情。在不同文化中,强调独特性和特殊成就的表达形式虽有所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却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空前绝后”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对卓越与独特的高度赞美。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事物的看法和情感。
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
《新唐书·文艺传上》:“初,韩、柳鸣于时,后进莫不趋之,其徒之才智者,稍稍效法,独李观、欧阳詹锐意操牍,与为唱和。观文辞刻深,詹明辩有风采,议者谓二子空前绝后。”
《旧唐书·音乐志》:“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邕杂弄,非朝廷郊庙所用,故不载。又有新造曲者,空前绝后。”
《南史·沈约传》:“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工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徒以赏好异情,故意制相诡。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宋至梁,百有余年,世罕尚主,故不复传。约言约事,空前绝后。”
晋朝大画家顾恺之所画人物神态逼真,形象生动。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善于画山水人物,传说他画龙点睛。唐朝画家吴道子集绘画与书法于一身,让人叫绝。后人说顾恺之的成就超越前人,张僧繇的成就后人莫及,吴道子则是空前绝后
祖孙三代倒做了三朝元老,真可以算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