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3:23
“兵不污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兵器不沾污其刃”,引申义为军队作战时不必沾染血腥,或比喻某种行为不应损害自己的原则或名誉。它强调在行动过程中要保持干净、纯粹,不受外界的影响。
该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为“兵不污刃,吾不自弃”。这一句话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中,强调作为将领或士兵在战斗中要保持清洁和高尚的品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残杀和暴力。
“兵不污刃”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武士和将领被期待保持高尚的品德,尤其是在战争时期更是要做到“兵不污刃”。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战争的理解:虽然战争残酷,但在交战中应有的原则和道德必须得到遵循。在现代社会中,它仍然适用于强调诚信、原则和道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
“兵不污刃”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敬佩与反思。它让我思考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失去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它使我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战斗中不仅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维护信仰和尊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公司竞争中坚持“兵不污刃”,始终保持公平竞争的态度,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这让我意识到,持有这样的信念不仅能使人获得成功,更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描述一个武士在战斗前的心理斗争: “他握紧了手中的剑,心中默念着‘兵不污刃’的信念。虽是刀枪相见,却不愿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无辜者的鲜血。他要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一场没有屈辱的胜利。”
在英语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是“to win without getting dirty”,强调在竞争中保持清白和尊严。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对道德和原则的重视,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内涵相似。
通过对“兵不污刃”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清白和原则是多么的重要。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决策中更加谨慎和自省。它提醒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坚持自己的信念,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
《资治通鉴·汉纪》:“兵不污刃,而天下大定。”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兵不污刃,而天下大定。”
《后汉书·光武帝纪》:“兵不污刃,而天下大定。”
《汉书·王莽传》:“兵不污刃,而天下大定。”
《史记·项羽本纪》:“兵不污刃,而天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