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4:00
“手无寸刃”的字面意思是“手上没有一寸长的刀刃”。基本含义指一个人身上没有武器,象征着无辜、无害或无法自卫。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攻击能力或没有防备。
“手无寸刃”出自《史记·平原君赵胜列传》,其中描述了赵胜在与敌人交锋时,虽然没有武器,但依然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这一典故强调了即使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个人的勇气和智慧也能克敌制胜。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更侧重于无能为力的状态,而反义成语则强调力量和准备的对比。
在**文化中,成语往往蕴含深厚的哲理和情感。“手无寸刃”不仅可以描述一个人的弱小,还反映了在面对强敌时的无奈和脆弱。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人们在面对压力、竞争或不公平待遇时,常常会感到手无寸刃。
“手无寸刃”让我联想到一种脆弱和无力感,尤其是在面对更强大对手时。这种情感也引发了对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的反思,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需要增强自我,提升能力。
我曾在一次工作面试中感到“手无寸刃”。面对更有经验的竞争者,我感到无比紧张,但后来我意识到,尽管缺乏经验,我可以通过展示我的热情和学*能力来争取机会。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手无寸刃”:
夜深沉,心事重,
独行者,手无寸刃。
月光下,影孤单,
不畏惧,心自强。
这首诗表达了在孤独和无助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英文中,“无武器”或“defenseless”可以与“手无寸刃”相对应。尽管在不同文化中,脆弱和无助的表达方式各异,但所传达的情感与含义却是相似的。
通过对“手无寸刃”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一种状态,而是引发关于勇气、智慧和自我提升的深刻反思。在我的语言学与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和有深度,增强了我的语言能力。
香年十四,手无寸刃,直扼虎颈,丰遂得免。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手无寸刃,而欲以说董卓,是谓不自量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手无寸刃,而欲以抗曹操,是谓不自量也。”
《汉书·王莽传下》:“莽手无寸刃,而欲以篡汉,是谓不自量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手无寸刃,而欲以说秦,是谓不自量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手无寸刃,而欲以伐人,是谓不量力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舜庭~,乃弭耳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