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1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4:14
成语“手眼通天”字面意思是“手和眼睛都能通向天”。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强,能够掌控一切,或者形容人们的眼力和手腕都很高超,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
“手眼通天”最早出现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通常与某些高人或智者的形象相关联。它的具体来源可能不太明确,但在一些古典小说和戏曲中,常常用来描述那些有着超凡能力的人物。
“手眼通天”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手眼通天”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智慧、权力和能力相联系。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和职场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形容那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优势的人,反映出对能力和智慧的高度认可。
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敬佩和向往的情感,联想到那些在某个领域中非常成功的人物。它也暗示着一种对掌控力和智慧的追求,激励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眼光。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希望能够做到“手眼通天”,遇到复杂问题时,努力提升自己的解决能力和观察能力。有一次在团队合作中,我通过观察细节和合理安排,帮助团队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感觉自己也似乎在那一刻体验到了“手眼通天”的能力。
在一个夜晚的故事中: “在星空下,李明静静地坐着,双眼如炬,似乎能够看透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思绪飘荡,他的手在瞬间绘制出一幅完整的星空图,仿佛手眼通天,掌控了宇宙的奥秘。”
在英语中,类似于“手眼通天”的表达可以是“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 of none”,意指一个人拥有多种技能,但在某一方面可能不够专精。这显示了文化之间对“能力多样性”和“专一性”的不同理解和重视。
通过对“手眼通天”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能力和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努力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能力。我意识到,语言学不仅仅是词汇的积累,更是对文化和思维的深刻理解。
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手眼通天,能以一梦,预知未来之事。”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手眼通天,能以一策,平定太平天国之乱。”
《明史·徐达传》:“达手眼通天,能以一计,破敌十万之众。”
《宋史·岳飞传》:“飞手眼通天,能以一箭,射中百步之外的敌将。”
《后汉书·班超传》:“超手眼通天,能以一纸书,使万里之外,如在目前。”
他~,很有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