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5:15
“润笔之资”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以润笔的资材”。其中,“润笔”指的是用来润滑笔墨的材料,而“资”则是指资助或材料。在较为广泛的含义上,成语表示为写作提供的资金或资源,特别是文学创作方面的支持。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写作*惯。古人常常会因写作而需要一些经济上的支持,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都会接受他人的资助,从而进行文艺创作。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表明这种现象在文人圈中是普遍存在的。
“润笔之资”可以出现在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润笔之资”在**古代文化中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在历史上,许多文人依靠私人资助或官府的支持来进行创作,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及其经济基础。而在现代社会,虽然创作的方式多样化,但对创作的经济支持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网络文学和自媒体兴起的背景下。
“润笔之资”让我联想到对艺术家创作的关怀与支持。它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励。这种情感反映了社会对创作者的尊重与期待,让我意识到文化创作的背后往往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支持。
在我自己的学*和写作过程中,常常会想到“润笔之资”。当我遇到写作瓶颈时,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总能让我重新找回灵感。我也曾参与资助一些独立作家的项目,希望能为他们的创作贡献一份力量。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润笔之资”:
春风送暖润心田,
笔下生花需资助。
梦想之路虽艰辛,
愿君携手共奋斗。
在英语中,“financial support for artists”可以视为“润笔之资”的一种表达。尽管没有直接的成语对应,但在艺术与文化领域,经济支持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许多国家都有艺术基金和奖助学金,旨在支持创作者的工作。
通过对“润笔之资”的学,我认识到艺术创作并非孤立无援,它需要社会的支持与理解。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中提醒我珍视创作背后的努力,并鼓励我在自己的表达中,关注如何支持他人的创作和表达。
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明史·文苑传三》:“时人谓之润笔之资,多于其文。”
《宋史·文苑传六》:“时人谓之润笔之资,多于其文。”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邕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润笔之资,动逾万计。”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润笔之资,动逾万计。”
《南史·文学传》:“时人谓沈约之文,润笔之资,过于其价。”
他两个便将五钱银子,送秀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