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5:30
成语“涨啮城郭”字面意思为“涨水侵蚀城墙”,意指水位上涨,冲击城墙,象征着外在压力对内部防御的威胁。它在更深层次的含义上,通常表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体制或组织带来的挑战和影响。
“涨啮城郭”出自古代的诗文,虽然具体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常常与历史上城池防御的形象相关联。在古代,城墙是城市安全的重要屏障,水灾或其他自然灾害的威胁对城池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脆弱性。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政治演讲、社会评论等场合。例如,在讨论一个国家面临外部威胁时,可以说“在国际局势动荡中,我们的政策如同涨啮城郭,亟需加强防御。”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在压力下的无力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城墙象征着安全和防御,而水则是自然界中不可控的力量。涨啮城郭的成语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安全的渴望。在现代社会,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企业与国家也常常感到如同涨啮城郭般的压力,促使他们寻求更强有力的应对策略。
“涨啮城郭”这个成语引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焦虑与无奈,它象征着外部压力让人感到的脆弱与不安。在表达时,可以用来描绘一种紧迫感,提醒人们关注潜在的威胁或变化。
在工作中,我曾经历过一次重大项目的延期,团队面临着如同涨啮城郭般的压力。我们必须迅速调整策略,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运用“涨啮城郭”:
滔滔水势侵城郭,
孤城无助任风波。
但求心志如磐石,
任凭外界任我歌。
在英语中,与“涨啮城郭”相似的表达可能是“facing a storm”,意指在面对挑战时的脆弱和不安。虽然直接的对应表达并不多,但都反映了对外部压力的共鸣。
通过对“涨啮城郭”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思考方式,提醒我们在面对外部挑战时保持警觉。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让我在使用成语时更加得心应手。
张柬之授襄阳刺史,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