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5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7:34
“打定主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主意”。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经过深思熟虑后,明确并坚定地选择某种态度或行动,表示不再犹豫或动摇。
该成语的确切历史来源不详,但其使用的背景与**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尤其是道家和儒家强调的决策与意志的重要性。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重要时刻经过思考后所作出的决策。
“打定主意”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打定主意”反映了个体在面对选择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坚定的决策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抓住机会。它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决策过程和意志力的重视。
“打定主意”常常带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它象征着决心与勇气,让我想起那些在关键时刻勇敢做出选择的人,这种力量激励着我在生活中也要有决策的勇气。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感到迷茫,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最终我打定主意选择了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这一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更加坚定了追寻梦想的信念。
在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静坐沉思,终于打定主意,要追随内心的声音,去旅行,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一次,我不再犹豫,背起行囊,踏上了寻梦的旅程。
在英语中,可以用“make up one's min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下定决心。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决策的坚定性和必要性。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这种决策意识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共鸣。
通过对“打定主意”的学*与分析,我认识到,坚定的决策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也是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必备能力。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表达中也具有重要意义,让我在表达决策时更加自信与有力。
南宫敬叔和夫子最契合,请他先容,最为合宜,打定主意,便一径往访敬叔。
《金瓶梅》第十五回:“西门庆打定主意,便要行动。”
《西游记》第二十回:“悟空打定主意,便要前去。”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打定主意,便要辞别。”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打定主意,便要起身。”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打定主意,便不言语。”
他~非把事情弄明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