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21:12
成语“密意幽悰”的字面意思是“深藏的情意,隐秘而含蓄”。“密意”指的是隐藏的情感或意图,而“幽悰”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邃与隐秘。整体上,该成语表达了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往往是不易被他人察觉或理解的。
“密意幽悰”并不属于广为人知的古典成语,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组合词汇,体现了对内心情感复杂性的重视。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可能较难追溯,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心理活动的细腻描绘,尤其是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常常会涉及到对情感的细致表达。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表达情感往往带有一定的含蓄性。成语“密意幽悰”适应了这种文化背景,强调了内心情感的复杂性与难以言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感的表达依然重要,尤其是在面对人际关系时,许多人倾向于用隐晦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感受。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深藏心底的情感,往往是不愿意轻易表达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微妙的情感,使用“密意幽悰”可以更好地描述这种难以言表的情感状态。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看到一位朋友默默关注着另一位朋友,却始终没有开口表达自己的心意。此时,我想到了“密意幽悰”这个成语,正好描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密意幽悰”:
月下独酌影成双,
心中密意幽悰长。
何必言语诉情愫,
只愿此生共此芳。
这段诗句表达了对隐秘情感的珍藏与向往。
在英语中,与“密意幽悰”相近的表达可能是“unspoken feelings”或“hidden emotions”,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情感的隐秘性和含蓄性。在不同文化中,情感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对深层情感的关注是普遍的。
通过对“密意幽悰”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情感表达的复杂性和细腻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对隐秘情感的洞察力,能帮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敏感和细腻。
助人笑口欢容,几多密意幽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竟不知身在何处,恍恍惚惚,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耳边只听得黛玉那细细的声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宝玉心中一阵酸楚,不觉落下泪来。密意幽悰,谁解其中味?”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密意幽悰,深几许?”
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恰好在花园内,折得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何不作诗一首以赏此柳枝乎?小姐,咱爱杀你哩!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密意幽悰,谁解其中味?”
宋·晏几道《蝶恋花》词:“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密意幽悰,谁与问前春?”
唐·李商隐《河内诗二首》之一:“灵香不下两皇子,孤星直上相风竿。八桂林边九芝草,短襟小鬓相逢道。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密意幽悰,何以结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