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24:53
成语“太平无象”字面意思是“太平的状态没有任何特征或迹象”。基本含义是指社会安定、和平,且没有异常现象或动乱的迹象,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宁状态。
“太平无象”出自《淮南子》,其中有“故太平无象”的说法。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有关,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的期盼。在古代,太平盛世是统治者的理想,而无象则强调没有动乱和威胁。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太平无象”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代表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面临各种复杂问题,但人们依然渴望太平无象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太平无象”让我联想到一种安宁、舒适的状态,特别是在经历了动荡或压力之后,回归到一种内心宁静的感觉。这种安宁的状态常常让我感到放松和满足。
在我生活的某个阶段,经历了一段忙碌而紧张的工作期,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感受到一种“太平无象”的宁静。那时,我决定利用这个时间去旅行,享受生活的乐趣。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太平无象”:
晨曦微露鸟声啼,
万物复苏春意浓。
太平无象心自宁,
静待花开万物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peaceful and tranquil”,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同样传达了和平安宁的含义。这表明,不同文化中对和平的向往是共通的。
通过学“太平无象”,我认识到安宁与和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社会的期望,也是对个人内心状态的追求。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中具有启发性,提醒我在表达时关注平和与宁静的主题。
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