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19:31
成语“拉帮结派”字面意思是“聚集一帮人,结成一派”。基本含义指的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通常带有负面的色彩,暗示这种团体行为可能会导致排他性或派系斗争。
“拉帮结派”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在那时,社会上经常出现各种帮派和团体,尤其是在江湖和商界。这些团体往往通过结盟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和地位,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有文献记录提到类似行为的描述。
“拉帮结派”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广泛,常见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社会中,帮派文化较为盛行,尤其在商业和江湖活动中。拉帮结派的现象不仅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揭示了社会权力的分配与斗争。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但往往被看作是消极行为,可能导致职场不和谐。
“拉帮结派”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常常伴随着负面的情感反应,比如不信任和孤立。它提醒我们在团队合作中,避免过于依赖小圈子,而是要追求更广泛的合作与理解。
在我的职场经历中,曾遇到过同事之间拉帮结派的情况,某些小团体在会议上总是排斥其他人的意见,导致团队合作效率低下。这让我意识到在工作中,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是多么重要。
在一首诗中:
世间纷争难平息,拉帮结派不胜其。
和谐共处方可笑,携手共进路更宽。
这展示了“拉帮结派”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在英语中,“clique” 或 “faction” 可对应“拉帮结派”。这两个词同样带有排他性和群体斗争的色彩,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团体行为的共识与警惕。
通过对“拉帮结派”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成语的学,使我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更加精准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他们也是有一帮的,特别是利用一些年轻人没有知识,拉帮结派,有相当的基础。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
《清史稿·鳌拜传》:“鳌拜多戮功臣,以威福自擅,文武各官,尽出其门下,内外用其私人为之,朝廷大政,辄以私书行之。”
《明史·宦官传一·王振》:“振既得权,则日以箝制言官为事,台谏一抗疏,辄诬以他罪,或杖或谪,朝署为空。”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
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