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08:32
成语“安然无恙”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安然”表示平安无事,“无恙”则是没有疾病或灾难。整体意义是指在经历了某种危险或困境后,仍然保持平安,没有受到伤害。
“安然无恙”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中有“安然无恙”之说,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安全和无病的重视。成语的使用体现了古人对于灾难和危险的警惕,也反映了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安然无恙”在**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安全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风险的增加,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常用于表达对安全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全的感觉,常常让人联想到经历磨难后重获新生的喜悦。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一种乐观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一次旅行中,我的朋友因天气原因误了航班,但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我对他说:“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你能安然无恙地到达,真是太好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飘摇夜漫漫,心中惦念安然无恙;明月高悬照归路,愿君平安伴月光。”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safe and sound”,同样传达出经历风险后仍然安全无恙的意思。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反映出人们对生命安全的珍视。
通过对“安然无恙”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安全的重要性和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了提醒和激励的作用,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的安全和福祉。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光弼安然无恙,归于长安。”
《后汉书·班超传》:“超安然无恙,归于洛阳。”
《汉书·王莽传上》:“莽安然无恙,归于长安。”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安然无恙,归于赵。”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安然无恙,而归于晋。”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继位即赵孝成王,由太后赵威后执政。秦国进攻赵国,赵威后把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换取齐国的军事援助。危机过后,齐王派使者到赵国。赵威后先问齐国收成,然后再问齐王的身体是否无恙
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