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9:30
“日坐愁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愁苦的城池中,日复一日地坐着”。其中“日坐”指日常的生活状态,而“愁城”则象征着忧愁、痛苦和压抑的环境。整体上,该成语表达了一种长期处于愁苦、无奈状态的感觉,暗示着一种消极、沉闷的生活状态。
“日坐愁城”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在诗中,白居易通过描绘琵琶女的悲惨经历,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愁苦。成语本身虽然没有直接在古文中出现,但其意蕴明显来自于这些古代文学作品对“愁”的深刻描绘。
“日坐愁城”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挣扎或生活的压抑。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生活压力、失意等情绪而感到忧愁的状态。例如:“他最近工作不顺,整天像是日坐愁城一样,显得非常消沉。”
同义成语: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心如死灰
反义成语:欢天喜地、乐在其中、心旷神怡
“日坐愁城”体现了**文化中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在古代,许多文人都经历过官场失意、家庭变故等,所以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愁苦的情感。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压力和无奈。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孤独与无助的情感,尤其是在经历低谷时,它能深刻表达内心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它也促使我关注身边人的情感状态,鼓励我去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愁苦。
在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压力,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让我感到很疲惫。那时,我常常用“日坐愁城”来描述自己的状态,尝试与朋友分享这种感受,最终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那座古老的城堡中,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户射入,洒在满是灰尘的地板上。她坐在角落里,手握着琵琶,心中却满是愁苦。日复一日,仿佛在这愁城中,她已然成为了一座无言的雕像,只能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转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itting in a dark place”,意指情绪低落或困境中的无助状态。不同文化中对愁苦的描绘各有差异,但普遍存在对人生艰辛的共鸣。
通过对“日坐愁城”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生动的方式表达情感和状态。在未来的交流中,我会更加注重情感的传递,努力用合适的成语来增强表达的力度。
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日坐愁城,思念花魁。”
《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日坐愁城,心中无限忧虑。”
《儒林外史》第十回:“范进日坐愁城,不知如何是好。”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日坐愁城,思念小倩。”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日坐愁城,无计可施。”
缘贫病交浸,~苦海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