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57:34
“苦肉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自己的肉体所承受的痛苦来取得某种计谋或效果”。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让自己遭受痛苦或损失,以此来取得对方的信任或达到其他目的。
“苦肉计”源于**古代的军事策略,最早见于《三国演义》中。在故事中,诸葛亮为了获取敌人的信任,故意让自己受伤,以此来迷惑敌人,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计谋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经典的策略。
“苦肉计”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苦肉计”在**文化中强调了牺牲精神与策略智慧的结合。在现代社会,这种计谋虽然不常见,但在商业竞争、政治斗争等场合,仍然有人会运用类似的策略。它反映了人们在复杂局势下的生存智慧。
“苦肉计”给人的情感反应复杂,既有对牺牲精神的钦佩,也有对阴险策略的警惕。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可能需要作出艰难的选择,但也要警惕这种策略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为了赢得他人的信任,故意在一次团队活动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虽然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但我们也意识到这种“苦肉计”并不是长久之计,真诚的交流更能建立信任。
在一个故事中,一个勇敢的年轻人为了拯救村庄,决定牺牲自己的安全,假装被敌人俘获,利用敌人的信任获取内部信息,最终反败为胜。这种“苦肉计”不仅让他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也让敌人自食其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acrifice play”,意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作出的牺牲。这两者都强调了为了达到目标而付出的代价,但在文化背景和具体使用上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对“苦肉计”的学,我意识到在语言表达中,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装饰,更是思想的载体。它们能够传达复杂的策略和情感,为我们的交流增添深度。在今后的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关注成语的使用,努力将其融入到实际情境中。
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隋朝时期,杨坚谋位成功,封杨广为晋王。杨广心中不服,一心想当太子,就找安州总管宇文述商议。宇文述知道独孤皇后妒心重,就给杨广出主意,让他回宫用苦肉计博得皇后的同情。这一计很灵,皇后鼓动皇上,废太子而另立杨广
今日痛打黄盖,乃计也。吾欲令他诈降,先须用~瞒过曹操,就中用火攻之,可以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