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20:05
“以肉餧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肉喂养**。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用恩惠或利益来接近或安抚危险的人或事物,最终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或伤害。
“以肉餧虎”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强调了对危险事物过于宽容或施予利益的后果。具体的文学出处虽不明确,但它的寓意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通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对有威胁的事物心存侥幸。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常反映出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以肉餧虎”体现了对权力和暴力的警惕,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强者的畏惧和对弱者的同情。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具有警示意义,提醒人们在与有潜在威胁的人或事物交往时要保持警惕。
这个成语往往带有负面情感,给人一种警醒和不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被利用、被伤害的可能性,促使人们在面对危险时更加谨慎、理智。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见过一个朋友对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过于宽容,最终导致自己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我常常用“以肉餧虎”来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给予信任。
在古色古香的诗句中,可以这样写:
山中猛虎藏阴影,
以肉餧虎惹危情。
如若恩赐非所愿,
终成他日泪倾城。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比如英文中的“Don't feed the beast”或“Don't poke the bear”,都传达了不要挑衅或纵容潜在危险的意思。这显示出不同文化在对待危险和威胁时的共识。
通过对“以肉餧虎”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成语不仅仅是词汇的堆砌,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这个成语教会我在生活中要谨慎对待潜在的危险,避免因为一时的宽容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今赴秦军,如以肉餧虎,当何益也。
《后汉书·袁绍传》:“以肉投馁虎,何益?”
《汉书·王莽传下》:“以肉餧虎,虎饱而肉尽。”
《史记·项羽本纪》:“以肉投馁虎,何益?”
《战国策·齐策四》:“以肉餧虎,虎饱而肉尽。”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以肉投馁虎,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