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1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01:55
“饿莩载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饿死的尸体满街都是”。这个成语意指社会动荡、战乱或饥荒导致民众生活困苦,甚至出现大量饿死的人。引申义为对社会状况的悲惨描绘,常用于形容战乱或灾害造成的惨状。
“饿莩载道”出自《左传》。据《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春秋时期,因政局动荡,百姓生活困苦,出现了饥荒和死亡的现象。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状态,也警示后人对战争与饥荒的危害。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演讲等场合,特别是在讨论社会问题、历史**或人道主义危机时。例如,在描述某个地区因战争而导致的人民苦难时,使用“饿莩载道”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饿莩载道”在**历史上反映了多次战争和自然灾害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讨论人道主义、灾难救助等议题时,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这个成语带给人强烈的悲痛感和无奈感,常常使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遭受苦难的人民,唤起同情心与责任感。在使用时,它也可能引发对社会现状的深思,促使人们关注社会问题。
在一次关于社会责任的演讲中,我提到“饿莩载道”,用以强调我们应该关注那些生活在贫困与饥荒中的人们。通过这个成语,我希望让听众感受到社会问题的紧迫性。
在一首描绘战争残酷的诗中,我这样写道:
战火纷飞映朝霞,
饿莩载道泪如雨。
何时平息无辜苦,
愿得人间似太平。
通过这种方式,成语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悲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streets ran with blood”或“the dead lay in the streets”,这些短语也描绘了战争或灾难带来的惨状。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它们都传达出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关注。
通过对“饿莩载道”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与社会的关系,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传递历史与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我关注社会问题,传达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
沿途~,臭不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