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5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05:35
成语“金迷纸醉”由“金迷”和“纸醉”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被金钱迷住了,沉醉在纸张上”,通常用来形容人们沉迷于金钱、物质享受和奢华生活,失去了理智和判断力。
“金迷纸醉”源自于古代对奢侈生活的批判,反映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空虚。虽然具体的出处不详,但其意象可以在多部古典文学作品中找到,比如许多古代诗词中都提到奢华和纸醉金迷的生活。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消费文化盛行的背景下,“金迷纸醉”能够揭示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可能失去的道德和精神价值。它提醒我们警惕过度消费和物质主义的危害。
“金迷纸醉”让我联想到对金钱的渴望与追求,常常伴随着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它警示我们,不应被物质表象迷惑,而要追求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成长。
在我的生活中,有时我会看到身边的朋友为了追求某种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家庭、友情和自我成长。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金迷纸醉”,提醒自己要保持理智。
在一首小诗中,我试着融入“金迷纸醉”:
灯红酒绿夜如梦,金迷纸醉心已空。
繁华背后谁是客,唯有孤影随风逢。
通过诗歌表达对物质享受的反思,展现其空虚感。
在英语中,类似于“金迷纸醉”的表达可以是“money-oriented”或“materialistic”,它们同样描绘了对金钱的执着。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物质主义的批判大致相似。
通过对“金迷纸醉”的学习,我理解到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精神世界的充实。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关注生活的本质,反思自身的价值观。
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唐朝末年,朝廷十分腐败,皇帝过着奢华的生活,给昭宗治病的御医孟斧经常出入皇宫,见识了皇宫的豪华。战乱时,孟斧流浪到四川居住,把他的屋子内所有家具都贴上金纸,人们说到他的房间休息就会金迷纸醉
~之中,同样的有无灯的人家,突不见烟的人家,遭受了灾荒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