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3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33:40
“自投罗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自己跳入捕网。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自己主动陷入困境或麻烦之中,通常指由于自己的错误判断或不慎而导致的被动局面。
该成语源于古代的捕猎方式,罗网是用来捕捉鸟类或其他动物的网。成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虽没有特定的出处,但其意象常见于古代诗文中,象征着自愿或者不自觉地落入某种困境。
“自投罗网”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个体在决策时面临的选择日益增多,风险也随之加大。“自投罗网”可以作为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谨慎处理事务,以免陷入困境。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体现在对决策的智慧和前瞻性的强调。
“自投罗网”带给我一种警惕的情感反应,提醒我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它也让我联想到许多因冲动或轻信而导致后悔的故事。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决策时更加谨慎,避免重复犯错。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因为没有仔细研究投资项目的背景而轻信了他人的推荐,结果损失惨重。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自投罗网”的道理,以后在做决策时,我会更加小心和理性。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在茫茫大海中,他如同一只孤独的小船,面对诱人的灯光,向前驶去,却不知道那正是自投罗网的开始。”
在英语中,有一个与“自投罗网”相似的表达是“to fall into a trap”,它同样描述了因判断失误而导致的困境。不同文化中都有反映人们在决策时需谨慎的成语或表达。
通过对“自投罗网”的学习,我意识到它不仅是一个反映人类行为的成语,更是对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出明智选择的警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种成语的使用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在沟通时更加生动和有力。
譬如猎人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于罗网而后取也。
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非常聪明,很有才华,受到曹操的宠爱,由于他纵酒,渐渐失去了继承王位的竞争力。曹丕当上皇帝后,就把他的好友丁仪抓了起来,名为王侯实为囚徒的曹植作《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凤姐故意报怨他失信,贾瑞急的起誓。凤姐因他~,少不的再寻别计令他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