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15:52
“家势中落”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家庭的势力和地位已经衰落。其基本含义指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下降,通常带有一种悲凉的情感色彩,表现出对曾经繁荣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家势中落”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献出处,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对家族和势力的重视。家族的兴衰常常反映了个人的命运,家势的中落往往与历史变迁、战乱、政治斗争等密切相关。类似的表达和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往往用于描绘人物的命运变化。
“家势中落”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兴衰与一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家势中落不仅代表着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紧张和社会地位的降低。在现代社会,虽然个体的成功与家庭背景的关系逐渐淡化,但家势中落的情感依旧让人感同身受,尤其是在经历社会变迁的家庭中。
“家势中落”往往让我联想到历史长河中的无数兴衰变迁,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这种情感反应使我在表达时更加谨慎,尤其是在涉及他人家庭背景的话题时,更加尊重和体谅。
我曾经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一位朋友,他的家族曾经在当地颇有声望,但由于经营不善,家势中落,使得他在同学间感到自卑。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家势的变化不仅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对个体的自信心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昔日繁华今已去,
家势中落泪满巷。
唯愿来年重振起,
不负曾经梦一场。
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传达出对家势中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家势中落”的表达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fall from grace”来形容一个人或家庭的声望和地位的下降。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家庭和社会地位变化的关注和惋惜。
通过对“家势中落”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家庭背景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的故事和经历。
家势中落,药囊所入,有余,亦缘手散尽。
《宋史·食货志下》:“宋初,承五代之弊,户口凋敝,家势中落。”
《史记·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聊斋志异·聂小倩》:“聂家原本是富贵之家,但因一场变故,家势中落。”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自从他父亲去世后,家势中落,田产也卖得差不多了。”
《红楼梦》第五回:“贾家自元春封妃后,家势中落,渐渐不如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