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5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17:52
成语“别具手眼”字面意思是“另具一番手段和眼光”。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项工作或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创新的手法,或者不同于常规的视角和见解。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赞美那些在某个领域展现出独特才能的人。
“别具手眼”最早出处可以追溯到《红楼梦》。书中提到的“手眼”指的是手法与眼光,强调了在技艺和观察力上的独特性。其历史背景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创作和技艺的追求,突显了创新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创新和个性被高度重视,尤其在艺术、文学和工艺品中,常常提到“别具手眼”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特别是在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日益增强的今天。
“别具手眼”让人联想到创造力与个性,激发了对艺术与创新的热爱。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应当追求独特的视角与方法,而不是随波逐流。
我曾在大学的创意写作课上,尝试将这一成语应用于我的小说创作中,努力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别具手眼”。这样的努力不仅提高了我的写作技巧,也让我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使用“别具手眼”:
在夜空下,星辰闪烁,
月光洒下,别具手眼。
一笔一划,勾勒出梦,
独特视角,诗意弥漫。
在英语中,可以用“a different perspective”或“unique insigh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在强调个性与创造力上,两种文化的价值观是相通的。
通过对“别具手眼”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生活、艺术和工作的态度。它鼓励我们在学*和表达中追求独特性,激励我们超越平凡,创造出更丰富的内容。
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文心雕龙·才略》:“别具手眼,乃能自成一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王安石集》:“安石文章,别具手眼,议论精辟。”
《清史稿·艺术传·郑燮》:“燮书画皆别具手眼,时称三绝。”
《明史·文苑传·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书善行草,画长花草,而别具手眼。”
《宋史·李觏传》:“觏于书无所不读,而尤长于《春秋》,其为文别具手眼,议论卓荦。”
他在这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