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17:38
“家贫亲老”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家里贫困,亲人年老”。其基本含义是指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导致家中年**的生活困难或照顾不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家庭的困境,尤其是在照顾老人的方面。
“家贫亲老”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其含义可以追溯到**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贫困与孝道的重视。古代社会,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对老年人的照顾,而“孝”则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家庭责任的强调。
“家贫亲老”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老人则是家庭的中心,承担着传承文化和道德价值的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结构和观念发生了变化,许多家庭面临着经济压力和养老问题,导致“家贫亲老”的现象依然存在。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家庭责任与社会支持。
“家贫亲老”这个成语让我感受到一种沉重感和责任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家庭,尤其是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这样的情感反应也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身边的长辈,增强对家庭责任的认知。
在我生活的社区中,有一位年迈的邻居,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常常需要照顾。每当我看到她独自一人时,都会想起“家贫亲老”这个成语,促使我主动去帮助她,比如陪她聊天或帮她做一些家务。这让我意识到,关心他人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美德。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家贫亲老愁满怀,
岁月无情白发生。
但愿人间多关爱,
温情相伴共悠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be poor and burdened with the elderly”,强调贫困与照顾老年人的双重压力。在一些西方文化中,养老的责任可能更多地被视为社会的责任,而不是家庭的责任,这与**文化中的观念有所不同。
通过对“家贫亲老”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家庭的困境,也蕴含着对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在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社会问题,并在日常交流中表达对家庭与社会的关怀。
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明史·孝义传》:“家贫亲老,无以为养,乃出为佣耕。”
《宋史·孝义传》:“家贫亲老,无以为养,乃出为佣耕。”
《晋书·王祥传》:“祥家贫亲老,躬耕稼穑,以养父母。”
《后汉书·杨震传》:“震少孤,家贫亲老,常自耕稼以养。”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亲老,无以自给。”
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以~,不为禄仕,所以为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