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29:02
成语“逐末弃本”字面意思是追求细小的末节,而放弃根本的事物。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情时,过于关注琐碎的细节,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核心问题。这种行为常常导致事物的本质被忽略,最终可能导致失败或失去重要的东西。
“逐末弃本”出自《左传》。在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中,反映了古人对做事原则的关注,强调应当关注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表面的细节所迷惑。在《左传》中,有关于某些国君或大臣在决策过程中,过于注重细节,导致对国家大事的忽视的记录。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逐末弃本”在**文化中反映了重视实质、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商业和教育领域,很多人常常陷入细节的泥沼,忽视了整体的目标和方向,这一成语的意义尤为重要。它提醒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不要迷失在琐碎的事务中。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繁琐的事务所困扰,导致失去对大局的把握。这种情感反应提醒我在做决策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事情的本质。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因为过于关注某个项目的细节,导致整体进度滞后。后来我意识到,应该更多地聚焦于项目的核心目标和客户需求,逐渐改善了我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这个神秘的王国里,国王逐末弃本,修建了无数豪华的宫殿,然而百姓却因饥饿而哀嚎。最终,国王才意识到,真正的幸福来自于民众的安康,而不是奢华的外表。”
在英语中,可以用“miss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在关注细节时忽视了整体的情况。这种跨文化的表达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关注本质与细节的思考。
通过对“逐末弃本”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引导,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关注事情的本质,而不是被表面的细节所迷惑。
今在舅服止一时,为姨居丧五月,徇名丧实,逐末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