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4:35
“民困国贫”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人民困苦,国家贫穷”。它表达了社会经济状态不佳的现象,强调民众的生活困境与国家的经济衰败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个成语反映了国家治理与民众福祉之间的相互影响。
该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其内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哲学,特别是儒家和法家对“民为本”的论述。古代文献中,如《尚书》和《孟子》都有提到人民困苦与国家兴衰的关系。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多次被引用,尤其是在朝代更迭、政治动荡的时期。
“民困国贫”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民困国贫”在**历史上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反映了社会对政府的期望与要求。古代社会强调“民本思想”,认为国家的根基在于民众的生活状态。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也被广泛用于讨论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悲观和无奈的情感,联想到社会的不公与民众的苦难。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并激发对社会变革的思考。使用时可能引发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期待。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目睹一些地方因自然灾害导致经济崩溃,很多家庭面临“民困国贫”的境地。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国家的治理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社会的稳定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首小诗,融入“民困国贫”:
国贫民困雾漫漫,
百姓心声泪两行。
但求明主忧民志,
愿得春风化雨霜。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的“when the people suffer, the nation suffers”。这个表达与“民困国贫”的意义相近,强调了民众与国家命运的关联。
通过对“民困国贫”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不仅仅是积累词汇,更是对社会、历史与文化的理解与反思。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的每一个声音,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当此天灾岁旱,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此天灾岁旱、~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